矿井构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28
作者
贾建称 [1 ]
陈健 [2 ]
柴宏有 [3 ]
张妙逢 [1 ]
机构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2] 咸阳市城市建设管理局市政工程公司
[3]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队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矿井构造; 量化预测; 精细研究和综合探测; 复合型人才;
D O I
10.13199/j.cst.2008.10.77.jiajch.018
中图分类号
TD163.1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综述了我国在矿井地质构造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煤层流变和煤体显微构造、构造煤结构一成因、构造定量评价、构造预测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剖析了制约矿井构造研究的一些认识误区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矿井构造学科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出构造理论创新和提高中小型构造的预测精度与准确性是矿井构造研究取得突破的两大方向。地质与物探结合、地面探测与井下探测结合、探测技术与地质条件结合、构造精细研究和综合探测配套技术结合、培养地质与地球物理复合型人才是矿井构造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地质保障技术现状与展望 [J].
董书宁 .
煤炭科学技术, 2007, (03) :1-5
[2]   煤田构造研究——思路与方法 [J].
曹代勇 .
中国煤田地质, 2006, (06) :1-4
[3]   鲁西地区煤田滑动构造特征 [J].
段秋梁 ;
杨长春 ;
闫臻 ;
张延玲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3) :10-12
[4]   淮北海孜煤矿断层与层间滑动构造组合型式及其形成机制 [J].
琚宜文 ;
侯泉林 ;
姜波 ;
王桂梁 ;
方爱民 .
地质科学, 2006, (01) :35-43+182
[5]   构造煤结构-成因新分类及其地质意义 [J].
琚宜文 ;
姜波 ;
侯泉林 ;
王桂梁 .
煤炭学报, 2004, (05) :513-517
[6]   构造煤结构及其储层物性特征 [J].
姜波 ;
琚宜文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27-29+146
[7]   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煤层韧性剪切带微观分析 [J].
琚宜文 ;
王桂梁 ;
姜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626-635
[8]   海孜煤矿构造变形及其对煤厚变化的控制作用 [J].
琚宜文 ;
王桂梁 ;
胡超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4) :47-52
[9]   煤层流变及其与煤矿瓦斯突出的关系——以淮北海孜煤矿为例 [J].
琚宜文 ;
王桂梁 .
地质论评, 2002, (01) :96-105+114
[10]   煤田构造样式分析步骤——兼论鲁西区构造变形 [J].
李万程 .
中国煤田地质, 1998, (03)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