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分期的新建议(Ⅰ)——1422例的临床检查、放疗效果与CT扫描分析

被引:32
作者
张恩罴
曾其详
崔念基
蔡光龙
曾祥发
陈英福
龚启勇
马国胜
闵华庆
郑国樑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茎突; 临床分期; 现代影像; 鼻咽肿瘤; 咽旁间隙; 咽侧隙; 后组颅神经; 淋巴结; 淋巴组织; 生存率; CT; 临床检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1985年放射治疗1422例鼻咽癌临床表现、CT扫描及预后的分析,强调了现代影像学(CT、MRI)在鼻咽癌临床分期上的重要作用,由于综合分析CT扫描后能发现更多鼻咽外侵犯使Ti期从62.27%下降到9.43%,而T3+T4期则由26.41%上升到67.93%;提出以区别鼻咽的邻近超腔或远隔超腔、放射治疗设计的难度和治疗后的生存率为原则去划分原发灶的T分期,特别指出咽旁间隙茎突后区受累比茎突前区更严重而应属T3;无论颅底或颅神经的单项或多项侵犯,其预后相似而应同属T4;转移淋巴结大小与预后密切相关,并提出以5cm和7cm划分N分期更合理;远处转移比局部晚期的预后更差,应区别为Ⅳb和Ⅳa期。比较了现有分期方案后,作者认为本分期法更能体现分期在决定治疗方案,指导放疗设计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磁共振成像在鼻咽癌放疗应用的价值 [J].
阎卫平 ;
于博文 ;
陈永清 ;
吴德华 .
中国放射肿瘤学, 1988, (04) :33-35
[2]   鼻咽癌咽旁间隙的侵犯与放射治疗设计 [J].
张恩罴 ;
钱剑扬 .
癌症, 1987, (03) :183-186
[3]   CT在鼻咽癌临床分期的作用 [J].
郑国梁 ;
曾其祥 ;
吴沛宏 ;
陈成钦 .
癌症, 1986, (01) :5-7
[4]  
鼻咽癌临床与实验研究[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李振权等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