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影响机理模型与实证——以社区、政府和企业力量导向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38
作者
李瑞 [1 ]
吴殿廷 [2 ]
殷红梅 [1 ]
单延芳 [3 ]
吴孟珊 [1 ]
朱桃杏 [4 ]
王永明 [2 ,5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3]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4] 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5] 吉首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居民满意度; 社区增权; 导向模式; 民族村寨旅游地;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突破以往研究旅游地居民"感知—态度—行为"的传统思路,直接从关系、付出、回报、期望和公正知觉等满意度发生逻辑的核心要素角度并结合深度访谈内容,运用语义网络分析和结构方程构建形成过程的内在机理视角下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和结构模型,通过多(跨)样本可靠性和区别有效性检验,并以贵州上郎德苗寨、西江苗寨和天龙屯堡为不同力量导向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社区认知—发展期望—社区参与—增(去)权感知—满意态度—支持行为"是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的发生逻辑路径,之间的作用动力主要有"认知驱动"、"获益驱动"、"行为驱动"和"中介感知"。(2)居民地方依恋、居民民族认同、居民发展期望、居民社区参与对社区、政府和企业核心力量导向模式的居民满意度产生直接或未直接影响效应;社区核心力量的居民社区增权感知对4个影响因素产生部分中介影响效应,而居民社区去权感知未对其产生中介影响效应;政府和企业核心力量均不同程度地受居民社区增权感知与居民社区去权感知的中介效应影响,其中前者的去权感知影响效应稍强于增权感知效应,后者则反之。(3)根据概念模型的逻辑路径,结合影响因素的关联效应及其程度性二维因素差异,综合分析社区、政府和企业核心力量导向模式的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影响机理存在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416 / 143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区旅游支持度模型及应用——以黄山风景区门户社区为例 [J].
王咏 ;
陆林 .
地理学报, 2014, 69 (10) :1557-1574
[2]   乡村居民旅游支持度影响模型及机理——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苏州乡村旅游地比较 [J].
汪德根 ;
王金莲 ;
陈田 ;
章鋆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413-1426
[3]   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驱动因素——以广西阳朔县为例 [J].
汪侠 ;
甄峰 ;
吴小根 ;
张洪 ;
刘泽华 .
地理研究, 2010, 29 (05) :841-851
[4]   天龙屯堡与郎德苗寨乡村旅游社区经济增权比较研究附视频 [J].
盖媛瑾 ;
陈志永 ;
况志国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10) :212-217
[5]   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 [J].
许振晓 ;
张捷 ;
Geoffrey Wall ;
曹靖 ;
张宏磊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36-744
[6]   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 [J].
左冰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8, (04) :58-63
[7]   九寨沟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 [J].
唐文跃 ;
张捷 ;
罗浩 ;
杨效忠 ;
李东和 .
地理学报, 2007, (06) :599-608
[8]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 [J].
罗永常 .
旅游学刊, 2006, (10) :45-48
[9]   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及其影响——以广西桂林龙脊平安寨为例 [J].
唐晓云 ;
吴忠军 .
经济地理, 2006, (05) :879-883
[10]  
乡村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区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杨凯凯.浙江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