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天然大块金的鳌合机理

被引:1
作者
张季爽
吕瑶姣
机构
[1]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
[2]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长沙
[3] 长沙
关键词
鳌合; 富集; 细胞壁; 金离子; 甲壳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自然金都是以微粒弥散於岩石或砂砾中,但是,在湖南、山东、甘肃、青海和四川等地都曾发现大型天然金块,大者超过500克。形成大金块的原因尚不清楚。我们认为是一种鳌合机理。 金矿区的土壤、岩石和水中,生存有大量菌类、藻类、苔藓、蘑菇和地衣等低等植物,在它们的细胞壁中,广泛存在一种叫甲壳素的生物高聚物,其分子中含有鳌合能力很强的羟基和乙酰胺基,能与贵金属等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甲壳素的鳌合作用下,自然金受氧气、Fe3+、Sn4+和MnO2等的氧化作用而成为Au+和Au3+溶解於水中,进而形成稳定的甲壳素—金(Ⅰ)或(Ⅲ)配合物。这样金便能源源不断地溶解,鳌合而富集到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当甲壳素的鳌合达到饱和时,富集作用终止。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4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