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过程爆炸事故模式及其破坏效应探讨

被引:19
作者
张丽
何天平
机构
[1] 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工业过程; 爆炸事故; 爆炸模式; 破坏效应;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07.01.007
中图分类号
X928.7 [火灾与爆炸事故];
学科分类号
0838 ;
摘要
从工业生产中的介质类型出发,通过对内装固体的、液体的及气体的介质装置可能发生的爆炸事故和破坏效应进行分析预测,编制了相应的分析流程图。结果表明:无论从哪种介质进行分析,最终的爆炸事故模式只有凝聚相爆炸、气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及各类形式的容器爆炸。简要分析了几种事故模式破坏效应的最佳计算模型和应用实例,证明了所做的分析预测和编制的流程图,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判断事故模式中爆炸源性质及其破坏效应,是对爆源的一个定性分析方法,同时为爆炸能量计算的重要依据。工业过程爆炸事故模式及其破坏效应的研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爆炸事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180 +1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粉尘爆炸事故模式及其预防研究 [J].
张超光 ;
蒋军成 ;
郑志琴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06) :73-76+115
[2]   化工装置爆炸事故模式及预防研究 [J].
王志荣 ;
蒋军成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2, (01) :20-24
[3]   关于硝酸铵爆炸事前评价的探讨 [J].
朱兆华 ;
郭振龙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0, (02) :73-77
[4]   氯气和光气爆燃事故源强估算 [J].
张一先 ;
石剑荣 ;
肖明熙 ;
董雪芳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6, (06) :28-31+19
[5]   可爆性气体爆炸极限和爆燃转变成爆轰的研究 [J].
胡栋 ;
龙属川 ;
吴传谦 ;
孙珠妹 ;
程新路 ;
王春彦 .
爆炸与冲击, 1989, (03) :266-275
[6]  
工业污染事故评价技术手册.[M].李民权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7]  
工业防爆技术.[M].(美)波德莎(Bodurtha;F.T.)著;蒋运茂译;.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