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对污染土壤中As、Pb、Zn、Cu的原位去除效果

被引:50
作者
谢景千 [1 ,2 ]
雷梅 [1 ]
陈同斌 [1 ,2 ]
李晓燕 [1 ]
顾明华 [2 ]
刘晓海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2] 广西大学农学院
[3]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 植物修复; 蜈蚣草; 修复潜力;
D O I
10.13671/j.hjkxxb.2010.01.020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通过2年的原位修复试验,探讨了蜈蚣草对污染土地中As、Pb、Zn、Cu的修复(去除)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蜈蚣草除了能富集As外,对Pb也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地上部Pb含量可高达1303mg·kg-1·蜈蚣草生物量达到了极大值时,地上部As、Pb、Zn、Cu含量可分别高达1455、937、365、101mg·kg-1.蜈蚣草对As和Pb都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每年刈割2次蜈蚣草,As、Pb分别能够去除15.5kg·hm-2·a-1和8.5kg·hm-·2a-1.蜈蚣草对As、Pb、Zn有很强的耐性,在土壤中Pb、Zn、Cu含量高达10913、2511、510mg·kg-1时,不会显著降低蜈蚣草的生物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J].
王英辉 ;
伍乃东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05) :6-10
[2]   湖南柿竹园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植物吸收特征 [J].
雷梅 ;
岳庆玲 ;
陈同斌 ;
黄泽春 ;
廖晓勇 ;
刘颖茹 ;
郑国砥 ;
常庆瑞 .
生态学报, 2005, (05) :1146-1151
[3]   磷肥对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田间实例研究 [J].
廖晓勇 ;
陈同斌 ;
谢华 ;
肖细元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455-462
[4]   蜈蚣草耐铅、铜、锌毒性和修复能力的研究 [J].
安志装 ;
陈同斌 ;
雷梅 ;
肖细元 ;
廖晓勇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94-2598
[5]   一种新的铅富集植物——富集生态型东南景天(英文) [J].
何冰 ;
杨肖娥 ;
倪吾钟 ;
魏幼璋 ;
龙新宪 ;
叶正钱 .
ActaBotanicaSinica, 2002, (11) :1365-1370
[6]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 [J].
陈同斌 ;
韦朝阳 ;
黄泽春 ;
黄启飞 ;
鲁全国 ;
范稚莲 .
科学通报, 2002, (03) :207-210
[7]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韦朝阳 ;
陈同斌 .
生态学报, 2001, (07) :1196-1203
[8]   砂壤水稻土添加砷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残留的研究 [J].
康立娟 ;
李香丹 ;
刘景华 ;
张秀燕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3) :62-65
[9]   砷污染土壤的作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J].
许嘉琳,杨居荣,荆红卫 .
土壤, 1996, (02) :85-89
[10]   论土壤重金属毒性临界值 [J].
青长乐 ;
牟树森 ;
蒲富永 ;
付绍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2)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