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地区的滑脱构造及其形成的深部背景

被引:17
作者
李理 [1 ]
钟大赉 [2 ]
时秀朋 [1 ]
唐智博 [1 ]
胡秋媛 [1 ]
胥颐 [2 ]
李志伟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滑脱构造中; 新生代鲁西地区郯庐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表明,鲁西地区存在区域尺度的深、浅层次滑脱构造.浅层次滑脱构造中最具规模的位于下寒武统与太古宇及石炭-二叠系与奥陶系之间.滑脱面上碎裂灰岩、碎裂花岗岩及不对称褶皱发育,伴有硅化、大理岩化、镜铁矿化等动力变质作用.由于构造滑动,滑脱面之上地层产生不同程度的构造缺失或重复.不对称褶皱、擦痕、布丁构造等显示滑动方向以北西、北北东为主.深层次滑脱构造多发生在地壳约12—22km及30km处,向南滑脱.滑脱构造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和始新世,前者在深部很可能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沿郯庐断裂带发生的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近东西向俯冲、碰撞引起地幔物质上涌,造成岩石圈-软流圈之间滑脱拆离产生原始岩浆上涌,进而控制了壳-幔、上地壳和浅层次滑脱构造的产生.揭示两板块晚中生代早期的俯冲、碰撞存在多方向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嵩山构造变形[M]. 地质出版社 , 马杏垣等著, 1981
[12]   Extensional layer-parallel shear and normal faulting [J].
Ferrill, DA ;
Morris, AP ;
Jones, SM ;
Stamatakos, JA .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998, 20 (04) :355-362
[13]  
Mantle shear zones and their effect on lithosphere strength during continental breakup[J] . R.L.M. Vissers,M.R. Drury,E.H. Hoogerduijn^Strating,C.J. Spiers,D. van der Wal.Tectonophysics . 1995 (3)
[14]  
Thrust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Jura Mountains related to pre-existing extensional structures[J] . Th. Noack.Tectonophysics . 1995 (1)
[15]   山东省区域地球物理场 [J].
黄太岭 ;
高建国 .
山东地质, 2002, (Z1) :88-94
[16]   山东中新生代盆地基本特征及演化过程 [J].
宋奠南 .
山东地质, 2001, (05) :5-10+17
[17]   山东省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主要进展 [J].
宋明春 ;
张成基 ;
王来明 ;
王世进 ;
王沛成 ;
梁帮启 ;
刘明渭 ;
杜本明 ;
杨恩秀 ;
胡树庭 ;
刘建文 ;
宋志勇 .
山东地质, 2001, (02) :10-22
[18]   西北太平洋地震层析剖面及地球动力学启示 [J].
邵济安 ;
刘福田 ;
陈辉 .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08) :87-90+99
[19]   鲁西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 [J].
吕朋菊 ;
张永双 ;
张明利 ;
卜昌森 ;
刘国林 .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998, (03) :3-9
[20]   新汶矿区多层次滑脱构造 [J].
李海玉 ;
周东玲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4)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