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扰的汪清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27
作者
袁菲 [1 ,2 ]
张星耀 [1 ]
梁军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关键词
汪清林区;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干扰;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汪清林区60个林班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干扰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H=∑B2W2-∑B1W1,构建了基于干扰理论的汪清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其中,有害干扰指标层选取4个指标:森林病害、森林虫害、森林火险以及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内部的增益指标层选取4个指标:树种多样性、群落层次结构、林分更新状况以及近自然度。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提出基于干扰的健康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标准。最终评价结果显示:汪清林区60个样地中,处于优质状态的样地有6块,占总样地数的10%,健康指数均大于0.2;处于健康状态的林分13块,占总样地数的21.67%,健康指数在0.1—0.2之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林分23块,占总样地数的38.33%,健康指数在0—0.1之间;处于不健康的林分18块,占总样地数的30%,健康指数小于0。结果表明,在天然林中,无论是针叶纯林还是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大多处于亚健康和健康的状况,这与他们近自然度高,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关。而在落叶松人工林分中,由于林分物种多样性低,群落结构简单,近自然度最小,林分的增益能力弱,因此不健康的占有绝大多数。该评价结果可为该林场展开相关的健康经营措施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722 / 37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以甘肃小陇山林区为例 [J].
赵中华 ;
惠刚盈 .
林业科学, 2011, 47 (12) :9-16
[2]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与应用 [J].
刘君昂 ;
刘红娟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6) :197-200
[3]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分析中的应用 [J].
查奇芬 ;
董洁 ;
陈祖功 .
统计与决策, 2009, (16) :152-154
[4]   川西米亚罗林区云冷杉林健康状况评价 [J].
姬文元 ;
邢韶华 ;
郭宁 ;
汪明 ;
薛樵 ;
蒋先敏 ;
崔国发 .
林业科学, 2009, 45 (03) :13-18
[5]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 [J].
高志亮 ;
余新晓 ;
陈国亮 ;
岳永杰 ;
樊登星 ;
曹波 .
林业资源管理, 2008, (04) :77-82
[6]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J].
王磊 .
科技信息, 2007, (25) :193-194
[7]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J].
李静锐 ;
张振明 ;
罗凯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3) :173-175+179
[8]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 [J].
常建娥 ;
蒋太立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01) :153-156
[9]   人为干扰对森林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艾训儒 .
福建林业科技, 2006, (03) :5-9
[10]   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研究 [J].
甘敬 ;
张振明 ;
余新晓 ;
鲁绍伟 ;
陈峻崎 ;
姚永刚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3) :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