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最长肌反射性肌电活动的循经感传特性

被引:9
作者
马超
郑政
谢益宽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室!北京
关键词
背最长肌; 反射性肌电; 针刺; 循经感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在大鼠的背最长肌上研究针刺引起反射性肌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性,以及针刺方向和局部阻滞作用对肌电传导的影响.发现针刺大鼠背最长肌的特定部位,可以在针刺点局部和纵向相邻2~3个脊椎节段内记录到非同步发放的肌电活动;在同一脊椎节段水平,最大幅度的肌电通常位于背最长肌中部腱膜与肌腹交界线上;肌电活动由刺入点向尾侧传播的趋势优于向头侧传播;随着刺入点与记录点距离的增大,反射性肌电的幅度逐渐减小,而潜伏期逐渐延长;与背最长肌长轴平行,并斜向头侧或尾侧的针刺可以加大同方向上的肌电幅度;局部注射2%的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可减弱注射点局部的肌电幅度,并阻断肌电活动通过此局部的传播.上述结果提示,背最长肌反射性肌电活动的特性与循经感传现象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82 / 19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