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功能评价——以元谋小流域典型模式为例

被引:26
作者
纪中华
方海东
杨艳鲜
潘志贤
沙毓沧
机构
[1]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保功能; 环境功能; 生物多样性; 干热河谷;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4.040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干热河谷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燥热、水热矛盾突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强烈退化、植被恢复困难等特点,文章总结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研究分析了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的水保功能、环境功能、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后,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程度明显下降,其中轻度退化土地减少了22.03%;中度退化土地减少了21.15%;强度退化土地减少了34.15%;植被恢复后,小流域的气候环境有较大的改善,气温下降、湿度提高,改变了该区域"干"、"热"的恶劣环境;对系统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针对强度以上退化系统的人工生态林模式和自然禁封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结合前期研究结果认为,自然禁封治理模式使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系统生态功能完善稳定,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人工林恢复模式,虽然物种多样性减少,但系统具备优化的生态功能,因此,就干热河谷强度、极强度退化生态系统而言,银合欢冲沟治理模式和自然禁封治理模式是较优化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83 / 13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和生态系统功能 [J].
孟婷婷 ;
倪健 ;
王国宏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150-165
[2]   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关系及其生态学意义 [J].
王震洪 ;
段昌群 ;
侯永平 ;
杨建松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6, (03) :392-403
[3]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坡地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建设 [J].
纪中华 ;
杨艳鲜 ;
廖承飞 ;
方海东 ;
拜得珍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6-9
[4]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 [J].
纪中华 ;
刘光华 ;
段曰汤 ;
沙毓沧 ;
李建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5) :19-22
[5]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坡地罗望子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 [J].
纪中华 ;
李建增 ;
沙毓沧 ;
李贵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4) :63-65+117
[6]   我国西南干热河谷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J].
陈利顶 ;
王军 ;
傅伯杰 .
中国软科学, 2001, (06) :95-99
[7]   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 [J].
钟祥浩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376-383
[8]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J].
刘国华 ;
傅伯杰 ;
陈利顶 ;
郭旭东 .
生态学报, 2000, (01) :14-20
[9]   半干旱山区小流域退化生态系统重建与农业资源开发——以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隋家窝铺小流域为例 [J].
赖世登 ;
丁贤忠 ;
牛喜业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3) :68-73
[10]   攀西地区云南松低效林分结构及林分类型辩识 [J].
李贤伟 ;
胡庭兴 ;
杨冬生 ;
江心 ;
蒋孝中 ;
张琪云 ;
刘兆发 ;
王富强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