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调整与农业生产效率的理论与实证——基于劳动力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视角

被引:7
作者
刘魏 [1 ]
杨芳 [2 ]
雷丽霞 [2 ,3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大调整; 农地小调整; 农业生产效率; 劳动力配置; 种植结构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两种不同的农地调整方式,并以家庭劳动力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为视角,在理顺农地大调整和农地小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基础上,运用CLDS2016数据,检验农地大调整和农地小调整对家庭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以及家庭劳动力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地调整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农地大调整会显著造成家庭农业生产效率的损失,而农地小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第二,农地大调整对家庭农业生产效率造成的损失,并不能通过家庭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配置,使农业生产效率损失得以弥补。其原因在于农地大调整意味着农地产权的不稳定,产权不稳会造成农地租值完全消散,并对家庭农业劳动力形成完全挤出效应;第三,农地小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以通过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粮食种植比例的提高得以调节,其原因在于,农地小调整所造成的地权不稳定性较弱,家庭反而可以进行劳动力多部门配置,降低了农业经营的风险;同时农地调整的间隔周期与粮食作物投资的回收期是一致的,农户按照其既有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或投资;但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提高则不利于农地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作物专用性投资较大、雇工成本较高,并有可能抑制农业社会化服务,造成农业"过密化"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工商资本下乡、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 [J].
刘魏 ;
张应良 ;
李国珍 ;
田红宇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9) :4-19
[2]   农地确权、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实证分析 [J].
林文声 ;
王志刚 ;
王美阳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8) :64-82
[3]   非农就业与农户收入差距研究——基于“离土”和“离乡”的异质性分析 [J].
刘魏 ;
张应良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3) :56-64+155
[4]   农地产权强度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 [J].
仇童伟 ;
罗必良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1) :63-70
[6]   农户禀赋、区域环境与粮农兼业化——基于9省份1647个粮食种植户的问卷调研 [J].
翁贞林 ;
高雪萍 ;
檀竹平 .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02) :61-71
[8]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利于粮食生产吗?——对农户要素替代与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及约束条件的解析 [J].
钟甫宁 ;
陆五一 ;
徐志刚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7) :36-47
[9]   劳动力转移、化肥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 [J].
史常亮 ;
李赟 ;
朱俊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21 (05) :169-180
[10]   农地调整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尚蒲 ;
罗必良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3)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