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和环境条件对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何宁
李寅
陆茂林
陈坚
不详
机构
[1] 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
[2]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
[3] 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 无锡
[4] 无锡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水处理药剂; 絮凝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考察了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CCRC10 90 9基本生长代谢特性的基础上 ,研究了营养条件对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R .erythropolisCCRC10 90 9合成的絮凝剂约 80 %以上分泌至胞外培养基中 ,仅 2 0 %左右的絮凝活性存在于菌体细胞上 .蔗糖是该菌生长及絮凝剂合成的最佳碳源 ;玉米浆既能刺激菌体生长 ,又能显著提高絮凝剂的水平 .生物絮凝剂的合成与培养基碳氮比密切相关 :碳氮比在 2 0~ 30之间时 ,絮凝活性达到最大 ;碳氮比低于 10或高于 10 0后 ,絮凝活性迅速下降 .提出了促进絮凝剂合成的控制策略 :发酵前期适当提高玉米浆的浓度 ,发酵后期按碳氮比为 2 0~ 30 ,补加一定量的蔗糖和尿素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这一策略 ,最终发酵液的絮凝活性和细胞生长量分别增长了 8%和 33.3% .图 9表 4参 12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条件的研究 [J].
陆茂林 ;
施大林 ;
王蕾 ;
陈金林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7, (03) :26-28
[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相关废水絮凝效果试验 [J].
李智良 ;
张本兰 ;
裴健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7, (01) :67-70
[3]  
生物化学实验[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李如亮主编, 1998
[4]  
生物化学实验[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陈曾燮等编, 1994
[5]  
Culture conditions for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flocculant by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Ryuichiro Kurane , Kazuki Toeda, Kiyoshi Takeda, Tomoo Suzuki.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86
[6]  
Synergetic flocculation of the bioflocculant FIX extracellularly produced by Nocardia amarae. Jun-ichi Koizumi, Minoru Takeda, Ryuichiro Kurane, Isei Nakamura. Journal of General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