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剥皮再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31
作者
李正理
崔克明
余椿生
常效琳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山东省药材公司,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关键词
细胞; 未成熟; 木质部射线; 杜仲; 补阳药; 解剖学研究; 剥皮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树皮经过环剥一米左右,仍可以再生出新的树皮,也不明显影响树的生长。这种再生过程与过去报道的部分剥皮后再生不同。杜仲剥皮后的表面,先由靠近表面的一些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和部分残留的形成层细胞产生出木栓层,后来发展成近乎正常的完整的周皮。同时,靠近表面的部分木质部射线细胞膨大并增殖,逐渐横向地与邻近射线连成一片。这些增殖以后的细胞中并夹杂着一些其它未成熟的木质部分子。后来,在这些膨大并合的射线细胞里,一些未成熟的木质部分子逐渐转化形成了新的形成层。初期有些原来的射线似将新形成层带分割成许多小区。到了剥皮后3—4个月,由于新形成层的不断平周向活动,逐渐将形成层带连成一圈。以后,基本上与正常树皮维管组织的发育一样。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88 +88-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Gunnery, 1933: Callus formation in Hibiscus Rosasinensis and Hevea brasiliensis Mull.Arg. Sharples,A. and H. Annals of Botany .
[2]  
Sax, 1962: 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condary tissues. Brown,C. L. and K.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