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煤田发现的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

被引:32
作者
陶明信 [1 ]
王万春 [1 ]
解光新 [2 ]
李晶莹 [1 ]
王彦龙 [2 ]
张小军 [1 ]
张泓 [2 ]
史宝光 [1 ]
高波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关键词
煤层气; 次生生物气; 热成因气; 干气; δ13C; δD; δ15N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新集、李雅庄和恩洪地区发现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是中国煤层气的一种新的成因与资源类型.其基本特征为:组分以甲烷为主,C1/C1-5>0.99,属于干气;δ13C1值为-61.7‰~-47.9‰,绝大部分<-55‰,比该区煤岩所处热演化阶段(R_o值为0.87%~1.43%)所产热成因甲烷的δ13C估算值低得多,显示甲烷具次生生物成因特征;δD(CH)4值为-244‰~-196‰;δ13C2值为-26.7‰~-15.9‰,δ13C3值为-10.8‰~-25.3‰,重烃属热成因;CO2含量极低,δ13C值变化很大,反映出次生变化的特征;δ15N2值主要在-1‰~+1‰之间,指示N2主要源于大气,而N2与CH4含量之间具良好的负相关线性关系,反映出含菌地表水渗入煤层的活动.综合示踪指标研究表明,研究区煤层气为以次生生物气为主,含有部分残留热成因气的混合气.煤层抬升和断裂发育为次生生物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陶明信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6) :648-652
[2]   生物气模拟试验的进展 [J].
李明宅 ;
张洪年 ;
刘华 ;
张辉 ;
邓宇 ;
连莉文 ;
尹小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2) :117-122
[3]  
戴金星,戚厚发,宋岩,关德师.我国煤层气组份、碳同位素类型及其成因和意义[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6(12):1317-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