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狂欢的庙会

被引:19
作者
刘晓春
机构
[1]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关键词
庙会文化; 政治; 民间记忆; 狂欢节; 狂欢文化;
D O I
10.13370/j.cnki.fs.2003.01.002
中图分类号
K892 [中国风俗习惯];
学科分类号
030405 ;
摘要
<正> 1980年代以来的民间庙会的复兴,已经开始引起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广泛兴趣。作为传统的民间节日,庙会主要是在寺庙或者附近举行的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冶、集市等群众性集会,人们除了到寺庙进香还愿、祭祀神灵以外,凡农副特产、日用杂货、手工工艺、民俗用品、地方小吃等百货云集,客商纷至,戏剧杂耍助兴,地摊野场卖艺,热闹非凡。作为民间化的节日,庙会历来都以一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体现其独特的文化色彩,主要表现在庙会所具有的狂欢精神。具体到中国的庙会文化,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所谓狂欢精神,是指群众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 [J].
赵世瑜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1) :183-196
[2]  
拉伯雷研究[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苏)М.巴赫金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