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及周边地区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

被引:42
作者
马宏生 [1 ]
汪素云 [2 ]
裴顺平 [3 ]
刘杰 [4 ]
华卫 [5 ]
周龙泉 [4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4]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5] 广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
川滇及邻区; 横波衰减; 振幅与周期; 空间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由于介质衰减不同造成的震级偏差.结果表明,川滇及周边地区的地壳横波衰减Q0值在200~60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400,横向变化显著.在川西-滇西北-保山地区、云贵交界-昆明-思茅地区以及海原-祁连、汾渭和东昆仑等活动块体边界带的Q0值明显较低,这些地区地震和构造活动相对活跃;而构造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马尔康块体、桂西滇东断块以及鄂尔多斯、秦岭-大别等地区的Q0值则明显较高.此外,川滇地区大多数台站的场地响应都在1附近,仅有少数增益或衰减较大,达到2倍左右,且其分布无明显规律性.该区观测报告给出的大多数地震震级偏差不大于0.3,但也有少数震级偏差达0.4,其分布与介质品质因子Q0值分布相关,说明震级测定可能受地壳介质衰减横向变化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及邻近地区地壳结构 [J].
高星 ;
王卫民 ;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591-601
[2]   云南地区的短周期面波相速度层析成像研究 [J].
何正勤 ;
苏伟 ;
叶太兰 .
地震学报, 2004, (06) :583-590
[3]   华北地区Lg尾波衰减研究——Lg尾波Q0地震成像 [J].
刘建华 ;
刘福田 ;
阎晓蔚 ;
胥颐 ;
郝天珧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6) :1044-1052
[4]   华北地区Lg尾波衰减研究——Lg尾波Q的测量 [J].
刘建华 ;
刘福田 ;
阎晓蔚 ;
胥颐 ;
郝天珧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823-832
[5]   川滇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细结构 [J].
黄金莉 ;
宋晓东 ;
汪素云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3, (S1) :144-150
[6]   云南及周边地区Lg尾波Q值的分布特征 [J].
胡家富 ;
丛连理 ;
苏有锦 ;
康国发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6) :809-813+888
[7]   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S波品质因子三维层析成像 [J].
洪学海 ;
朱介寿 ;
曹家敏 ;
许卓群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5) :642-651
[8]   云南的地壳S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及其意义 [J].
胡家富 ;
苏有锦 ;
朱雄关 ;
陈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8) :714-722
[9]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非弹性衰减系数、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 [J].
刘杰 ;
郑斯华 ;
黄玉龙 .
地震学报, 2003, (02) :211-218
[10]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J].
王椿镛 ;
W.D.Mooney ;
王溪莉 ;
吴建平 ;
楼海 ;
王飞 .
地震学报, 2002, (0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