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概念辨析

被引:7
作者
叶勇飞
机构
[1] 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
关键词
利益; 公益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公民诉讼;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04.06.008
中图分类号
D915.2 [民事诉讼法];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030108 ;
摘要
民事诉讼作为保护权利与解决纠纷的衡平机制 ,它的产生是基于当事人对司法救济的需要。在运用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时 ,存在利益衡量的问题。在西方国家法谚中有“无利益即无诉权”的说法 ,环境权是一项私益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权利 ,因此 ,既可私益诉讼 ,也应允许公益诉讼。在许多国家 ,对涉及公益的诉讼都建立了相应的诉讼机制 ,其中环境公益诉讼在这些规定中往往占重要地位。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内 ,并无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立足之地 ,因此 ,我国可借鉴外国立法模式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关于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借鉴性思考 [J].
李艳芳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02) :122-129
[2]   论民众诉讼 [J].
郑春燕 .
法学, 2001, (04) :14-19
[3]   环境公害群体诉讼的障碍与对策──从环境公害诉讼看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 [J].
王红岩 ;
王福华 .
中国法学, 1999, (05) :96-104
[4]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 [J].
庄淑珍 ;
董天夫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6, (02) :77-82
[5]   美国环境法中的公民诉讼制度 [J].
陶红英 .
法学评论, 1990, (06) :60-64
[6]  
法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文显主编, 2003
[7]  
环境法律责任原理研究[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常纪文著, 2001
[8]  
环境政策与法律 .2 叶俊荣. 月旦出版公司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