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褐藻糖胶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65
作者
:
杨晓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
杨晓林
孙菊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
孙菊云
许汉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
许汉年
刘晓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
刘晓慧
张翼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
张翼伸
张绍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
张绍伦
机构
:
[1]
白求恩医科大学
[2]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3]
白求恩医科大学 长春
[4]
长春
[5]
长春
来源
:
中国海洋药物
|
1995年
/ 03期
关键词
:
褐藻糖胶;
免疫调节;
D O I
:
10.13400/j.cnki.cjmd.1995.03.003
中图分类号
: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观察了从海带中提取的褐藻糖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褐藻糖胶在体外可诱导白细胞介素—1(IL—1)和丙型干扰素(IFN—γ)产生;体内给药可增强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Mφ)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功能,促进对绵羊红细胞(SRBC)的初次抗体应答。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用3H-TdR标记的靶细胞检测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J].
冯作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冯作化
;
陈兆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陈兆聪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8,
(02)
:11
-14
[2]
小鼠IL-1测定方法的探讨及中药香菇菌多糖对IL-1产生的作用
[J].
尚红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尚红生
;
邓玉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邓玉兰
;
林志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林志彬
;
丁桂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丁桂凤
;
龙振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龙振洲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6,
(02)
:70
-74
[3]
医用实验病毒学.[M].杜平 主编;李钟铎等 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5,
←
1
→
共 3 条
[1]
用3H-TdR标记的靶细胞检测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J].
冯作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冯作化
;
陈兆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陈兆聪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8,
(02)
:11
-14
[2]
小鼠IL-1测定方法的探讨及中药香菇菌多糖对IL-1产生的作用
[J].
尚红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尚红生
;
邓玉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邓玉兰
;
林志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林志彬
;
丁桂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丁桂凤
;
龙振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龙振洲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6,
(02)
:70
-74
[3]
医用实验病毒学.[M].杜平 主编;李钟铎等 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