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质粒与喹诺酮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雷连成
韩文瑜
王兴龙
陈伟
机构
[1] 解放军军需大学动物科技系
[2] 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4] 新疆阿拉尔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质粒; 喹诺酮; 氧氟沙星; 消除剂; 耐药性;
D O I
10.13327/j.jjlau.2001.02.022
中图分类号
S852.612 [];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为研究大肠杆菌质粒与喹诺酮耐药性的关系 ,临床分离 32株耐喹诺酮药物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经质粒消除剂溴化乙淀 (EB)、硫酸黄连素 (BS)分别处理 2 4h和 48h ,其中 4株对喹诺酮的耐药水平明显降低。经消除剂作用的菌株提取质粒进行电泳检测 ,结果只有大肠杆菌CE0 1[其中氧氟沙星 (OFL)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5 0 μg/mL]的质粒带发生变化 ,且该质粒的转移与喹诺酮抗性有关。经消除剂BS作用 2 4h ,在含OFL 2 0 μg/mL的琼脂不能生长的CE0 1XC1菌株其质粒带浓度显著降低 ;作用 48h后 ,在含OFL 2 0 μg/mL琼脂不能生长的CE0 1XC2菌株其质粒带被消除 ;BS作用 48h后在含OFL 2 0 μg/mL琼脂仍然生长的CE0 1XC3菌株其质粒带几乎未改变。另外 3株耐药水平降低的菌株质粒带无变化。结果表明 :大肠杆菌CE0 1含有与喹诺酮药物抗性有关的质粒 ,这一质粒被消除剂消除后 ,CE0 1菌株的耐药性显著下降 ,对OFL的MIC由大于 5 0 μg/mL变为小于 2 0 μg/mL。其它 3株经质粒消除剂作用耐药水平降低的菌株可能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耐药。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耐氧氟沙星质粒的检测 [J].
雷连成 ;
韩文瑜 ;
王兴龙 ;
王世若 ;
江文正 ;
张艳宇 ;
冯现伟 .
中国兽医科技, 2000, (07) :20-22
[2]   氟哌酸体外消除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质粒的研究 [J].
谢一俊 ;
林成水 ;
董新平 ;
陈亢川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8, (05) :77-79
[3]  
黄芩和黄连对大肠杆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实验研究[J]. 陈群,王胜春.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8(Z1)
[4]   痢疾杆菌中R因子的检出及其消除的研究 [J].
薛广波 ;
张子福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81, (03) :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