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带石斑鱼口服PELA-OmpK微球疫苗的示踪及免疫效果

被引:14
作者
张小江 [1 ]
任燕 [2 ]
常藕琴 [2 ]
石存斌 [2 ]
李宁求 [2 ]
吴淑勤 [2 ]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PELA; 口服疫苗; 微球; 示踪; 免疫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DL-polylactide–co–polyethylene glycol,PELA),包裹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Vh)重组外膜蛋白OmpK后,制备成PELA-OmpK微球。微球粒径小于10μm,且94%粒径小于5μm,平均粒径为2.8μm。蛋白包裹率达79.4%。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口灌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TRITC)荧光素标记的OmpK-PELA微球后,第1天在其后肠观察到大量红色荧光微球,第3天荧光微球数量明显减少,第7天荧光微球基本消失。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口服PELA-OmpK组在斜带石斑鱼后肠组织黏膜层可见较强的棕黄色阳性着色。口服PELA-OmpK组血清抗体效价(峰值210)显著高于口服OmpK蛋白溶液组(峰值24)与对照组(P<0.05),低于注射组(峰值212)(P<0.05);口服PELA-OmpK组的黏液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口服OmpK蛋白组(P<0.05)。初次免疫30d后用活菌攻击,口服PELA-OmpK组的相对保护率(62.5%)显著高于口服OmpK蛋白组(12.5%)(P<0.05);低于注射组(87.5%)(P<0.05)。结论为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PELA作为鱼类口服疫苗的投递载体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37 / 8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银鲫口服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免疫和免疫组化研究 [J].
李新华 ;
沈锦玉 ;
尹文林 ;
潘晓艺 ;
沈智华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7, (01) :125-130
[2]   一种新型鱼病口服疫苗的研制和示踪研究 [J].
李荔 ;
刘志刚 ;
喻海琼 ;
邓利 ;
王勤 ;
马慧 .
热带医学杂志, 2006, (04) :382-384
[3]   鱼用嗜水气单胞菌口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 [J].
丁诗华 ;
王一丁 ;
彭远义 ;
孙翰昌 ;
邓丽蓉 ;
李英文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888-891+917
[4]   生物可降解聚酯和壳聚糖在疫苗制剂中的应用附视频 [J].
高小玲 ;
蒋新国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 (01) :50-55
[5]   口服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疫苗的动物免疫试验 [J].
张吉红 ;
储卫华 ;
陆承平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5) :404-407
[6]   中华鳖对温和气单胞菌口服微球缓释疫苗的免疫应答 [J].
孙红祥 ;
潘杭君 ;
胡富强 ;
郑聪霞 .
中国兽医学报, 2004, (02) :131-133
[7]   鳗弧菌灭活疫苗对牙鲆免疫效果的研究 [J].
高冬梅 ;
李健 ;
王群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1) :34-40
[8]   PELA-BSA微球体外释药特性与释药方程 [J].
任建敏 ;
肖正华 ;
张梦军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 (02) :173-175
[9]   异硫氢酸铵荧光素标记鼠疫F1 McAb染色法快速检验鼠疫菌 [J].
热娜·吐尔地 ;
徐秉臣 ;
王信惠 ;
阿扎提·热合木 ;
梅桂 .
地方病通报, 2003, (02) :8-8
[10]   养殖牙鲆鳗弧菌疫苗的研究 [J].
莫照兰 ;
徐永立 ;
张培军 .
海洋科学, 2002, (04)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