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两熟制农田稻季温室气体甲烷及养分减排研究

被引:5
作者
郑建初
陈留根
张岳芳
郭智
肖敏
刘红江
王子臣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稻麦两熟; 土壤耕作; 甲烷排放; 径流; 养分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试验研究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季甲烷排放的影响及自然降雨条件下稻季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季甲烷排放总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表现为麦季免耕+稻季翻耕>麦季免耕+稻季旋耕>麦季翻耕+稻季翻耕>麦季旋耕+稻季翻耕>麦季翻耕+稻季旋耕>麦季旋耕+稻季旋耕,在稻麦两季采用旋耕措施能有效减少稻麦两熟制农田水稻生长季甲烷排放。常规施肥条件下稻田全氮径流流失总量为3.92 kg/hm2、全磷径流流失总量为147.30 g/hm2,全氮、全磷流失率分别为1.45%和0.22%;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减肥和氮肥后移处理均可减少稻季氮、磷养分径流流失量。表明,合理农业措施的运用能有效减少稻麦两熟制农田稻季温室气体排放及养分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031 / 10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Productivity and management of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s: issues and challenges[J] . J Timsina,D.J Connor. &nbspField Crops Research . 2001 (2)
[2]   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 [J].
杨建昌 ;
杜永 ;
刘辉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6) :1611-1621
[3]   苏南太湖水系农业非点源氮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J].
马立珊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4) :346-354
[4]   水循环对太湖地区稻田生态系统中养分平衡的影响 [J].
秦祖平 ;
徐琪 .
农村生态环境, 1989, (02) :22-25
[5]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Ⅲ.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J]. 张维理,徐爱国,冀宏杰,Kolbe H.. 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6]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atershed Man-agement and Hydrology. Ritter W F. CRC Press LLC . 2001
[7]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 global warming. Lashof D A, Ahuja D R. Nature . 1990
[8]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9]   保护性耕作下双季稻农田甲烷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J].
伍芬琳 ;
张海林 ;
李琳 ;
陈阜 ;
黄凤球 ;
肖小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9) :2703-2709
[10]  
Agricultural nutrient losses to surface water in the Netherlands: impact, strategies, and perspectives. Van der Molen DT, Breeuwsma A, Boers PC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