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限度和互动分析

被引:4
作者
伍俊斌
机构
[1]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限度; 互动;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3.05.027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文化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宗旨的社会自主领域。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各有其局限性,市民社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它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政治国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淹没市民社会、背离公共利益、权力寻租以及政治合法性限度。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应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以克服各自的消极方面,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形成双向适度制衡和发展型互惠,形成政治国家能力强大、市民社会富有活力的新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再思考 [J].
庞金友 .
教学与研究, 2004, (01) :78-83
[2]   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J].
忻林 .
政治学研究, 2000, (03) :86-94
[3]   市民社会 [J].
托马斯·卡罗瑟斯 ;
薄燕 .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2000, (07) :32-35
[4]   个人主义 [J].
R.尼斯贝特 ;
李肃东 ;
罗梭永 .
哲学译丛, 1991, (02) :67-68
[5]   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 [J].
胡伟 .
政治学研究, 1996, (01) :12-19
[6]  
公民社会基础理论研究.[M].伍俊斌; 著.人民出版社.2010,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9]  
第三条道路.[M].陈林;林德山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10]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何增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