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65
作者
陈中笑 [1 ]
程军 [1 ]
郭品文 [1 ]
林振毅 [2 ]
张福颖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关键词
降水稳定同位素; 水汽源; 大气降水线; 降水量效应; 温度效应;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0.06.015
中图分类号
P426.6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IAEA\WMO\GNIP的降水稳定同位素资料,分析了中国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我国降水稳定同位素有明显的大陆效应和高度效应。各地大气降水线存在地域差异,内陆地区同一站点冬、夏半年也有明显差异,显示出水汽团特性的不同。不同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δ和过量氘)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不同,表明主要水汽来源存在季节性差异。通过对比长序列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年际变化与季风和ENSO指数的关系,发现ENSO与降水稳定同位素有显著的正相关,但不一定通过影响降水量来引起降水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 in precipitation,SIP)的变化。重点分析了我国降水量效应、温度效应的特点,指出沿海和西南等季风区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北方非季风区温度效应起主要作用,交叉地带则两种效应都有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67 / 67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南海季风爆发与风向改变指数关系初探 [J].
朱敏 ;
左瑞亭 ;
张铭 .
气象科学, 2009, 29 (06) :787-792
[2]   东亚夏季风的自然变率——NCAR Cam3模拟结果分析 [J].
曾刚 ;
孙照渤 ;
林朝晖 ;
朱艳峰 ;
李春晖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4) :498-506
[3]   中国大气降水中δ18O的空间分布 [J].
刘忠方 ;
田立德 ;
姚檀栋 ;
柴旭荣 .
科学通报, 2009, 54 (06) :804-811
[4]   东亚夏季风异常大气环流遥相关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J].
蔡学湛 ;
温珍治 ;
扬义文 .
气象科学, 2009, 29 (01) :46-51
[5]   中国西南地区降水中氧稳定同位素比率与相关气象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J].
章新平 ;
刘晶淼 ;
孙维贞 ;
黄一民 ;
张剑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9) :850-859
[6]   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周长艳 ;
何金海 ;
李薇 ;
陈隆勋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1) :18-27
[7]   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异常的关系 [J].
田红 ;
郭品文 ;
陆维松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4) :496-502
[8]   青藏高原南北降水中δD和δ18O关系及水汽循环 [J].
田立德 ;
姚檀栋 ;
孙维贞 ;
M. Stievenard ;
J. Jouzel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14-220
[9]   我国降水中δ18O的分布特点 [J].
章新平 ;
姚檀栋 .
地理学报, 1998, (04) :70-78
[10]   青藏高原等大地形和下垫面的动力和热力强迫在东亚和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的新探索 [J].
钱永甫 ;
王谦谦 ;
钱云 ;
董梁 ;
杨子为 ;
杨波 .
气象科学, 1995, (04)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