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现代性视角下的农民工研究述评

被引:7
作者
李强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现代性; 现代化;
D O I
10.16853/j.issn.1009-4458.2008.01.021
中图分类号
D412.7 [工人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代性视角下的农民工研究从流动对于农民工自身的意义出发,关注农民工由传统农民向现代人转变的过程。西方学者对现代性的讨论是此类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农民工现代性获得的过程中,外出流动、城市体验、教育水平、传统文化以及制度设置等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民的现代化对于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突出意义,学者们从多角度对如何提高农民工的现代性做了很多对策研究。另外,本文认为在此类研究中还应该进一步思考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西方现代性理论及其测量指标在我国的适用性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民的弱势:“身份标识”带来的桎梏 [J].
李丽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272-273+276
[3]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现代性成长困境与选择 [J].
史传林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 (06) :78-83
[4]   流动农民与非流动农民的现代性比较研究——对豫北一个村落的调查 [J].
申存慧 .
中国青年研究, 2006, (06) :49-53
[5]   流动民工现代性的探讨 [J].
蔡志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3) :65-69
[6]   关于城市边缘人现代性的探讨——对武汉市260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 [J].
徐艳 .
青年研究, 2001, (11) :1-5
[7]   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0, (03) :109-123
[8]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1998, (05) :60-73
[9]   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 [J].
郭正林 ;
周大鸣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5) :53-58
[10]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