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概况

被引:18
作者
丁维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稀土元素,含量,可给性;
D O I
10.16533/j.cnki.15-1099/tf.1994.06.010
中图分类号
S153.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中国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其可给性进行了综合评述。据全国1187个土壤标本的分析结果,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总含量为190mg/kg,变化范围是18~582mg/kg。可给态稀土元素的含量随提取剂而变化,1mol/L醋酸钠浸出的稀土量一般为痕迹到208mg/kg,平均12mg/kg。稀土元素可给性较低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内蒙和西藏等地,华北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存在着不足的可能性。,n=9),随着pH值升高,土壤中代换态和氧化锰态稀土元素占全量的比例不断降低,而无定形铁结合态和晶形铁结合态稀土元素的比例不断提高[8,9,11],表明土壤中稀土元素逐渐由植物有效性较高的形态向有效性较低的形态发生了转化,降低了稀土元素的可给性。由表4可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率为各类土壤中最低者。为此计算了两者关系,虽然有机质功能基络合稀土元素的能力较弱,但是两者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γ=-0.57,n=7),表明有机质还是具有阻抑稀土元素有效化的功能,这与南方土壤或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可给态稀土元素含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1]不同。因为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有机质分子量相当大,结构较复杂,与其结合的稀土元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