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的总体构成
被引:12
作者
:
杨春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
杨春时
机构
:
[1]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
来源
:
求是学刊
|
2003年
/ 01期
关键词
:
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
总体构成;
D O I
:
10.19667/j.cnki.cn23-1070/c.2003.01.010
中图分类号
:
D09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
060305 ;
摘要
:
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等三个层面。感性现代性是被解放的享乐欲望 ,理性现代性是理性精神 ,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反思—超越层面的现代性包括艺术、哲学以及宗教等 ,是对感性现代性和理性现代性的批判。中国现代性的历史 ,存在着感性现代性没有充分发育、理性现代性缺乏科学精神和对个体价值的肯定 ,以及反思—超越的现代性即哲学、审美以及宗教的缺失等根本性的缺陷。这些问题 ,在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必须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陈燕谷主编;.三联书店.1998,
[2]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刘小枫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
←
1
→
共 2 条
[1]
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陈燕谷主编;.三联书店.1998,
[2]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刘小枫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