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被引:17
作者
刘世全
李廷轩
陈远学
庞学勇
向双
邹金龙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雅安
关键词
紫色丘陵农区; 坡土; 水土流失; 旱洪治理;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1999.04.018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省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发生在东部盆地的紫色丘陵农区,泥土流失主要来自坡度≥6°的坡土。全省坡土面积316-6 万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48 % ,坡土中坡度≥25°的陡坡土占17% 。因此,坡土的水土流失治理是我省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坡土水土流失治理,除陡坡土退耕还林种草外,还有83% 的坡土不仅要继续耕种,而且要持续稳定高产,治理难度大且任务艰巨。坡土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思路是以集雨拦洪(地表径流) 蓄水即治水为中心,旱、洪兼治;主要治理途径是:充分开发土壤、工程( 以小微型蓄水工程为主) 、生物( 森林) 三大“水库”的拦洪蓄水功能,有效集蓄和利用天然雨水资源,兴利除害,为持续农业创造良性生态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432 / 4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四川土壤[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四川省农牧厅,四川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