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威慑力的犯罪学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远煌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死刑; 特殊威慑力; 犯罪学;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8.01.008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死刑对遏止严重犯罪最具威慑力,一向是国家保留死刑的最主要根据。事实上,无论是死刑立法还是死刑执行,都不可能产生人们所预期的特殊威慑效果。在这一问题上,人们惯常于从一般法理角度或从人权原理出发去进行应然性探讨,难免思辨有余而说服力不足。立足于对现有实证研究结论的正确解读和基于人性立场去伪存真地辨析,不仅有助于终结在死刑存在根据上的简单重复和无谓争辩,而且也有助于认清无论是死刑的废除还是保留皆具有其合理性的实质,从而明确国家在推进社会文明语境下控制死刑应该努力的基本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死刑的全球考察[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英)罗吉尔·胡德著, 2005
[2]  
社会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2003
[3]  
犯罪学原理[M]. 法律出版社 , 张远煌著, 2001
[4]  
刑事政策学[M]. 法律出版社 , (日)大谷实著, 2000
[5]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华夏出版社[美]查尔斯·霍顿·库利, 1999
[6]  
刑法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 1999
[7]  
论犯罪与刑罚[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 1993
[8]  
死刑的文化史[M]. 三联书店 , (德)赖德尔著, 1992
[9]  
犯罪社会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意]恩里科·菲利 著, 1990
[10]  
犯罪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德)施奈德(Schneider,H.J.)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