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多因素分析

被引:31
作者
吴延升
张仑
王旭东
张文超
机构
[1]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一科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预后; 生存率; 预后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6.1 [甲状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相关临床等因素。方法:选择该院1954年6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157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根据COX回归模型的结果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PI=β1x1+β2x2+···+βnxn(β1~-βn均为各变量回归系数,x1-xn为各变量等级值)。并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本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6年。全组总的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96.2%、92.1%、89.0%、86.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包膜侵犯情况、手术切除情况、临床分期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I=0.056×(年龄)+0.402×(肿瘤侵犯程度)+0.062×(肿瘤大小)+0.224×(分期)+1.207×(远处转移)-0.589×(性别)。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PI≤2.765),中危组(2.765<PI<5.152),高危组(PI≥5.152),低危组5、10、15、20年生存率为99.6%、98.3%、97.7%、95.1%;中危组5、10、15、20年生存率为95.5%、87.8%、84.7%、81.1%;高危组5、10、15、20年生存率为64.0%、49.5%、29.4%、19.3%。两两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分期、远处转移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重要因素。PI值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估计。
引用
收藏
页码:1294 / 12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天津市区甲状腺癌流行状况调查 [J].
钱碧云 ;
陈可欣 ;
何敏 ;
董淑芬 ;
韩宏伟 ;
雷蕾 ;
王继芳 .
中国肿瘤临床, 2005, (04) :43-46
[2]   2002年AJCC甲状腺癌分期方案 [J].
孙彦 ;
王琪 .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4, (06) :385-386
[3]   1 1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治疗远期疗效观察 [J].
张仑 ;
李树玲 .
中国肿瘤临床, 2003, (11) :49-52
[4]  
头颈外科学与肿瘤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美]JatinP.Shah[美]SnehalG.Patel原著, 2005
[5]   Extent of thyroidectomy is not a major determinant of survival in low- or high-risk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J].
Haigh, PI ;
Urbach, DR ;
Rotstein, LE .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05, 12 (01) :81-89
[6]  
Lymphovascular invasionis associated with 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Kim JM,Kim TY,Kim WB,et al. Laryngoscope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