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湿润方式下玉米对不同根区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被引:11
作者
胡田田 [1 ]
康绍忠 [1 ,2 ]
李志军 [1 ]
张富仓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局部湿润方式; 不同根区; 氮素; 吸收与分配; 15N肥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分根装置,对均匀灌水、固定灌水和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于1/2根区设施(15NH4)2SO4的处理;另1/2根区施入等量的(14NH4)2SO4,研究玉米不同根区氮素的吸收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处理15、20、40 d时,玉米累积15N肥料氮量表现为,固定灌水下15N施在灌水区分别是非灌水区的2.37、2.95和3.41倍;交替灌水下15N施在先灌水区是后灌水区的1.57、1.08和1.06倍。作物自不同根区土壤或肥料吸收氮素占总吸氮量的百分数表明,交替灌水时,不同根区有同等贡献;固定灌水时,作物吸收的氮素绝大部分来自灌水区。根系的氮素吸收速率和根长均表现为,交替灌水两根区趋于相同;固定灌水的非灌水区明显小于灌水区,表明吸收速率和根长对作物吸收氮素都有重要作用。处理40 d时,玉米各部分累积15N肥料氮占根区总吸收量百分数为地上部:均匀灌水>交替灌水>固定灌水;14N区根系:15N施在固定灌水的非灌水区>其他4个处理;15N区根系:15N施在固定灌水的灌水区>固定灌水的非灌水区和交替灌水任一根区>均匀灌水。说明局部供水使根系的氮素分配明显增多,地上部减少;两种局部灌水所不同的是,固定灌水时,氮素向灌水区根系的分配大于非灌水区;交替灌水时,两根区相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控制交替沟灌中灌水控制下限对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段爱旺 ;
肖俊夫 ;
张寄阳 ;
孙景生 ;
张淑敏 ;
俞希根 ;
崔文军 .
作物学报, 1999, (06) :766-771
[2]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对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及节水效应 [J].
梁宗锁 ;
康绍忠 ;
张建华 ;
高俊风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5) :88-90
[3]   几种主要作物与水分胁迫的关系 [J].
谢甫绨 ;
董加耕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4) :369-373
[4]   控制性交替灌溉——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 [J].
康绍忠 ;
张建华 ;
梁宗锁 ;
胡笑涛 ;
蔡焕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7, (01) :4-9
[5]   Nutrient inflow and root proliferation during the exploitation of a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discrete source of nitrogen in soil [J].
vanVuuren, MMI ;
Robinson, D ;
Griffiths, BS .
PLANT AND SOIL, 1996, 178 (02) :185-192
[6]  
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和调亏灌溉的理论与实践.[M].康绍忠;蔡焕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