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近零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理论和技术构想

被引:43
作者
王金华 [1 ,2 ,3 ]
谢和平 [4 ]
刘见中 [1 ,2 ]
吴立新 [2 ]
任世华 [2 ]
姜鹏飞 [3 ]
周宏伟 [5 ]
机构
[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3]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
煤炭资源; 近零生态环境影响; 理论; 技术体系;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8.0518
中图分类号
TD82 [煤矿开采];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083305 ;
摘要
以煤炭资源组分和性质为基础,以能值为衡量基准,提出了煤炭近零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的理念;论述了深部开采力学基础理论、煤炭超低损害开采理论、绿色高效开发理论、重大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煤与瓦斯共采新理论、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理论等开发理论,煤炭高效燃烧新理论、煤炭清洁转化理论、常规污染物深度脱除理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理论等利用理论;从近零生态损害的智能化无人开采、近零污染物排放的清洁低碳利用两大方面,凝炼形成了与"十三五"、未来15年和30年相适应的升级与换代技术(2020年前)、拓展与变革技术(2020—2035年)、引领与探索技术(2035—2050年),提出了煤炭开发的超低生态损害的信息化自动化开采、近零生态损害的智能化无人化开采、构建智慧能源系统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发展路线图,煤炭利用的超低排放、初步近零排放、近零排放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发展路线图,形成了系统的煤炭近零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理论和技术构想。
引用
收藏
页码:1198 / 120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煤炭革命”不是“革煤炭的命”.[N].谢克昌;金振娅;.光明日报.2015,
[2]  
深部巷道锚杆支护理论与技术.[A].康红普;.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2007,
[3]   煤炭绿色开发利用的颠覆性技术发展对策研究 [J].
刘见中 ;
谢和平 ;
王金华 ;
任世华 .
煤炭经济研究, 2017, 37 (12) :6-10
[4]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进展 [J].
梁杰 .
煤炭工程, 2017, 49 (08) :1-4+8
[5]   深地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理论与技术构想 [J].
谢和平 ;
高峰 ;
鞠杨 ;
葛世荣 ;
王国法 ;
张茹 ;
高明忠 ;
吴刚 ;
刘见中 .
煤炭学报, 2017, 42 (03) :547-556
[6]   “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技术方法与工程应用 [J].
武强 ;
申建军 ;
王洋 .
煤炭学报, 2017, 42 (01) :8-16
[7]   我国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发展60年及展望 [J].
康红普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 (06) :1071-1081
[8]   数字矿山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J].
王金华 ;
汪有刚 ;
傅俊皓 .
煤炭学报, 2016, 41 (06) :1323-1331
[9]   我国煤炭业态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J].
任世华 .
煤炭经济研究, 2016, 36 (04) :57-60
[10]   沿空留巷围岩受力变形特征及支护对策 [J].
姜鹏飞 ;
张剑 ;
胡滨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6, 33 (01)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