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东太湖3种沉水植物群落区底泥种子库与幼苗库
被引:9
作者:
叶春
[1
]
刘杰
[1
]
于海婵
[1
]
宋祥甫
[2
]
王博
[3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室
[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3]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东太湖;
沉水植物;
种子库;
幼苗库;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3.035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底泥种子库在沉水植物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了东太湖3种优势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natanusL.)、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Miq)和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maackianus)群落区的广义种子库和种子库采样区的幼苗库。2005年1月,在3种植物的优势群落区各随机采取泥样样方9个,25℃的培养箱内,光照周期L∶D=12∶12条件下,采用种子萌发法鉴定土壤种子库。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内种子库在5个月内全部萌发完毕。3种沉水植物群落区的广义种子库大小分别为1003.33粒·m-2,1446.67粒·m-2和910粒·m-2,优势种植物的种子占相应区域种子库总量的97%以上。从种子库结构上看,苦草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微齿眼子菜以有性繁殖为主,马来眼子菜则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同等重要。对比研究采样点区域植物群落当年植物幼苗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幼苗库在数量上要远小于其相应的种子库的规模,幼苗库植物种类要多于相应的种子库,生物多样性也较种子库高,幼苗库与种子库的相似系数在0.33~0.67。
引用
收藏
页码:1091 / 109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