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杂交粳稻基本苗数对分蘖发生与成穗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乔晶
王强盛
王绍华
刘正辉
郝建华
丁艳锋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机插秧; 分蘖发生率; 分蘖成穗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杂交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设置25.05、50.10和75.15万株·hm-2 3个基本苗数,进行机插秧新生分蘖跟踪挂牌,研究各级分蘖的发生率及成穗率特征。结果表明:机插杂交粳稻栽插50.10万株·hm-2基本苗时群体有效穗数最多,产量最高;机插杂交粳稻分蘖发生和成穗主要集中在2/0、3/0、4/0、5/0和6/0的一级分蘖及1/2、1/3和1/4的二级分蘖;随着基本苗数增加,分蘖发生数减少,最终成穗数也减少,同时高位分蘖对产量的贡献也减少,单茎重、各蘖位的每穗粒数和占最终穗数的比例均减小。机插杂交粳稻移栽时以50.10万株·hm-2基本苗为宜,过多或过少都影响机插杂交粳稻分蘖发生、蘖位利用和成穗数。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超高产水稻适宜单株成穗数的定量计算
    李刚华
    王绍华
    杨从党
    黄庆宇
    李德安
    宁加朝
    凌启鸿
    丁艳锋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11) : 3556 - 3562
  • [2] 机插秧每穴栽插苗数对水稻分蘖与成穗的影响
    袁奇
    于林惠
    石世杰
    邵建国
    丁艳锋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0) : 121 - 125
  • [3] 水稻不同节位和数量分蘖对经济产量的作用
    李冬霞
    隗溟
    廖学群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 366 - 368+372
  • [4] 苗床落谷密度、施肥量和秧龄对机插稻苗质及大田产量的影响
    沈建辉
    邵文娟
    张祖建
    景启坚
    杨建昌
    陈文林
    朱庆森
    [J]. 作物学报, 2006, (03) : 402 - 409
  • [5] 双季稻不同蘖位分蘖生产力与高产利用研究
    张祖德
    [J]. 中国稻米, 2006, (01) : 33 - 35
  • [6] 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改进的研究
    凌励
    [J].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03) : 14 - 19+126
  • [7] 水稻生产不同栽植方式的比较试验
    罗锡文
    谢方平
    区颖刚
    李佰祥
    郑丁科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 136 - 139
  • [8]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沈建辉
    曹卫星
    朱庆森
    薛艳凤
    景启坚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 7 - 9
  • [9] 水稻的分蘖规律与生产力研究
    鲁雪林
    周汉良
    郑秋玲
    [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 12 - 15
  • [10] 杂交中稻群体数量与质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蒋之埙
    黄仲青
    李奕松
    罗志祥
    施伏芝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3) : 52 -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