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再建立——建国初期对上海小型报的接管和改造

被引:10
作者
杜英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小报文人; 文化生产方式; 文化体制; 陈蝶衣; 唐大郎; 小型报; 王雪尘; 上海; 建国初期;
D O I
10.16287/j.cnki.cn11-2589/i.2007.02.007
中图分类号
G219.29 [新闻事业史];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本文经由考辨《大报》、《亦报》两份小型报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以及1949年后小型报职员和作者的两次分流,来管窥建国初期上海新闻出版领域等差秩序得以生成和构架的历史过程,旨在说明新国家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4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夏衍同志二三事 [J].
魏绍昌 .
新文学史料, 1996, (01) :122-125+154
[3]  
卢前笔记杂钞[M]. 中华书局 , 卢前著, 2006
[4]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李楠著, 2005
[5]  
中国近代小报史[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孟兆臣著, 2005
[6]  
闲话周作人[M]. 浙江文艺出版社 , 陈子善编, 1996
[7]  
周作人传[M].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钱理群著, 1990
[8]  
卢冀野评传. 朱禧. .
[9]  
罗宾汉报 . 1949
[10]  
速件新管51字第910号 .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