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游溶解气体过饱和演变研究

被引:27
作者
陈永柏 [1 ,2 ]
彭期冬 [3 ]
廖文根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中游; 气体过饱和; 演变;
D O I
10.15928/j.1674-3075.2009.05.001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了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后泄洪对长江中游溶解气体过饱和的影响,建立了长江中游溶解氧数学模型,对不同流量下长江中游的溶解氧过饱和演变进行了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表明,三峡和葛洲坝过坝水流的溶解氧饱和度在流量40000~50000m3/s和100000m3/s附近存在2个峰值,长江中游河道天然情况下溶解氧过饱和恢复速度较为缓慢,平均每100km降低5%,洞庭湖水的汇入能显著降低长江干流的溶解氧过饱和度。当三峡出库流量超过40000m3/s时,其影响范围可达400km以上。讨论了溶解气体过饱和的不同指标间的关系,对气体过饱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对长江中游鱼类目前的影响进行了阐述,认为通过三峡水库的调度减少出库高流量次数和历时是减缓下游溶解气体过饱和的有效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三峡水库运行影响中华鲟繁殖的生态水文学机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D].陈永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 03
[2]   四大家鱼产卵水文水动力特性研究综述 [J].
陈永柏 ;
廖文根 ;
彭期冬 ;
陈大庆 ;
高勇 .
水生态学杂志, 2009, (02) :130-133
[3]   高坝导致的河流气体过饱和及其对鱼类的影响 [J].
谭德彩 ;
倪朝辉 ;
郑永华 ;
李立银 ;
李云峰 .
淡水渔业, 2006, (03) :56-59
[4]   三峡水库坝身泄流超饱和复氧分析 [J].
程香菊 ;
陈永灿 ;
高千红 ;
陈燕 .
水力发电学报, 2005, (06)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