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载荷下岩体能量特征及变形参数分析

被引:33
作者
刘杰 [1 ]
李建林 [1 ]
张玉灯 [2 ]
朱婷 [1 ]
杨姗姗 [1 ]
李映霞 [1 ]
机构
[1]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岩体力学; 循环载荷; 应力水平; 加载速率; 能量消耗率; 变形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RMT–150C岩石力学测试系统为平台,进行不同应力水平和加载速率条件下不同种类岩石材料的循环载荷试验。在对加、卸载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定义卸载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率,探讨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同时定量分析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残余应变等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水平、加载频率越高,岩性越强,则滞回圈的面积,加载过程中做的功,卸载过程中释放的弹性能越大,岩石越软,能量消耗率越高;岩体未到达峰值抗压强度前,应力水平越高,弹性模量就越大,这说明在岩体抗压强度范围内,越高的载荷下,空隙和微缺陷被压密后,岩体相同载荷增量下的变形能力明显减弱。同时分析认为:频率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疲劳强度的降低。整体而言,岩石轴向及横向相对残余应变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505 / 35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宜昌砂岩三角波加载段变形速率预测模型研究 [J].
刘杰 ;
李建林 ;
邓华锋 ;
张超峰 ;
李映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3) :633-639
[2]   砂岩拉伸过程中的能量耗散与损伤演化分析 [J].
彭瑞东 ;
谢和平 ;
鞠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2) :2526-2531
[3]   岩石破坏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J].
赵忠虎 ;
鲁睿 ;
张国庆 .
矿业研究与开发 , 2006, (05) :8-11
[4]   岩样单轴压缩变形破坏与能量特征研究 [J].
杨圣奇 ;
徐卫亚 ;
苏承东 .
固体力学学报, 2006, (02) :213-216
[5]   岩石的非线性弹性滞后特征 [J].
席道瑛 ;
陈运平 ;
陶月赞 ;
刘亚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6) :1086-1093
[6]   周期性载荷作用下岩石滞回曲线的演化规律 [J].
许江 ;
杨秀贵 ;
王鸿 ;
王维忠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5, (06) :754-758
[7]   基于能量耗散与释放原理的岩石强度与整体破坏准则 [J].
谢和平 ;
鞠杨 ;
黎立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7) :3003-3010
[8]   描写岩石非线性弹性滞后和记忆的宏观模型 [J].
席道瑛 ;
王鑫 ;
陈运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3) :2212-2219
[9]   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分析 [J].
谢和平 ;
彭瑞东 ;
鞠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1) :3565-3570
[10]   三峡花岗岩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能耗特征 [J].
喻勇 ;
尹健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2) :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