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改变寒门学子命运:家庭贫困、非认知能力和初职收入

被引:76
作者
许多多
机构
[1]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贫困; 非认知能力; 初职收入;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7.04.004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C913.2 [职业];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40106 ;
摘要
社会分层和流动研究发现,在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中,社会经济地位的代际相关性降低,甚至是消失了。这一发现被看做大学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有力证据,但其作用机制往往被简单地归因于学生的高度选择性或者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文凭的符号效应,大学教育过程本身对学生人力资本提高的作用却被忽略了。本文利用一个对大学生群体为期五年的追踪调查数据,试图证明大学教育自身对家庭背景影响的削弱作用,来自于为不同社会阶层出身的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学习锻炼环境,帮助他们,特别是那些来自弱势家庭的学生,提高自身的非认知能力,以应对毕业后的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18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精英形成与社会分层 来自“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初步发现 [J].
吴晓刚 .
社会, 2016, 36 (03) :1-31
[3]   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就业愿景现状调查报告 [J].
张欢 ;
王丽 .
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3) :39-45
[4]   高校贫困生的社会网络资本:拓展与重构——社会网络资本对高校贫困生职业地位获得影响研究 [J].
周大雄 ;
陈海平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0) :86-92
[5]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J].
周剑平 .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4) :317-319
[6]   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 [J].
谢桂阳 ;
程刚 .
心理科学, 2002, (05) :632-627
[7]   贫困对贫困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J].
李从松 .
青年研究, 2002, (02) :5-9
[8]  
中国大学生成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路路, 2014
[9]  
中国大学生成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路路, 2013
[10]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延中,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