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教发展史看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被引:4
作者
黄小平 [1 ]
刘郎 [2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众化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观; 学术性; 职业性;
D O I
10.19429/j.cnki.cn11-3776/g4.2007.07.003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传统的教育质量观看重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术成就,以能否升学和步入仕途为目的;而现代的教育质量观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为促进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应该在多样化质量观的前提下,协调两者关系,实现从过分偏向学术性到注重职业性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及其实现 [J].
李长春 .
高教探索, 2006, (05) :88-89
[2]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思考 [J].
陈磊 ;
肖静 .
教学研究, 2005, (02) :95-98
[3]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J].
邱梅生 .
江苏高教, 2002, (01) :28-34
[4]   梯度分层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 [J].
毛祖桓 .
中国电力教育, 2001, (03) :6-9
[5]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总结报告 [J].
杨德广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1, (04) :3-6
[6]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 [J].
潘懋元 .
江苏高教, 2000, (0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