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电刺激缓解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的机理

被引:6
作者
宋凡
励建安
周士枋
王彤
许光旭
赵晓丽
陈伟
巩尊科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3] 徐州第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直肠电刺激;脊髓损伤;痉挛状态;电生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05,R454.1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研究直肠电刺激(RPES)缓解脊髓损伤(SCI)后痉挛状态的作用机理。方法:10例SCI后痉挛患者和10例偏瘫后痉挛患者,在RPES治疗和口服Baclofen前后进行康复评分和电生理指标测定,包括F波,屈肌反射,H反射,T反射。结果:SCI患者经RPES治疗后,下肢康复评分显著降低(P<0.001),F波振幅、时程、F/M比显著降低(P<0.05),屈肌反射振幅、时程显著降低(P<0.01),Baclofen治疗后,康复评分显著降低,F波振幅、时程、F/M比显著降低(P<0.05)。偏瘫患者患侧下肢康复评分和电生理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RPES对降低SCI后痉挛状态有较好的疗效,主要作用部位在脊髓节段,作用机理与降低α运动神经元活性和一般中间神经元活性有关,而与γ运动神经元及Renshaw细胞活性无关。其解痉作用可能部分与γ 氨基丁酸相关,但仍有其它神经介质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直肠电刺激治疗截瘫患者下肢痉挛的初步报道 [J].
汪家琮 ;
张健 ;
常永顺 ;
周红俊 ;
刘根林 .
中国康复, 1993, (01) :36-39
[2]  
临床肌电图学.[M].汤晓芙编著;.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