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PCI术后心脏事件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王承
潘欣
陈晖
袁方
徐蕾
方唯一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胸科医院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阿托伐他汀; 强化降脂;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国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20 mg/d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强化降脂的效果,以及对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1:1分层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纳入2005年7月~2006年6月上海胸科医院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强化调脂组(A组,60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和普通调脂组(B组,60例,阿托伐他汀10 mg/d)。用药时间自PCI术后当日至术后3月,而后两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10 mg/d至术后1年。于术前、术后1月、3月、6月进行血液生化检查,随访心脏事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该120例病人中,剔除5例,脱落4例,115例病人进入意向治疗(ITT)分析,符合方案(PP)分析111例,两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血脂水平比较,TG下降幅度和HDL-C升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C和TC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差异从随访到术后3个月时开始出现:PP分析中,术后3个月时两组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87.03%和70.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P=0.044);两组比较,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CR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CRP变化趋于稳定(P>0.05);A组随访6.5±3.0个月,复发心绞痛1例,血运重建1例;B组随访7.2±3.6个月,复发心绞痛3例,致死性/非致死性心梗1例,血运重建2例,心源性猝死1例,Kaplan-Meier事件曲线从术后4个月时开始分离,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均未有横纹肌溶解现象发生。结论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强化降脂安全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 [J].
全国高胆固醇血症控制状况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02) :48-53
[2]   我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的调查 [J].
寇文镕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01) :18-20
[3]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J].
方圻 ;
王钟林 ;
宁田海 ;
邵耕 ;
陈在嘉 ;
陆宗良 ;
李健斋 ;
林传骧 ;
周北凡 ;
诸骏仁 ;
诸永康 ;
陶萍 ;
陶寿淇 ;
龚兰生 ;
顾复生 ;
游凯 ;
戴玉华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03) :10+12+14+11+13-10+12+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