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文本:数字时代碎片化传播的意义整合

被引:23
作者
胡易容
机构
[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复杂性; 碎片化; 语境论; 宏文本; 社交媒体; 符号学;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6.05.019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碎片化既是一个数字媒介导致的生活现实,也是二十世纪社会文化的反传统思潮。社交媒体的微文本特性令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程度尤为加剧。以大数据为典型的量化信息归纳是对碎片化的技术性应对,但这种抽象方式却难以处理多个文本意义联合的方式。传统符号学理论更擅长处理文本意义问题,却往往注重个体文本的阐释。面对碎片化现实,有必要从单个文本为中心的"全文本"拓展至动态的"宏文本"(macro-text)范畴。作为文本复合体,宏文本提供碎片重聚的理论视点;操作层面上,"宏文本"对碎片化文本的跨层联合与"大数据"的海量信息挖掘具有互补性,它们共同构成海量信息时代的把握文本意义的基础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全文本”与普遍隐含作者 [J].
赵毅衡 .
甘肃社会科学, 2012, (06) :145-149
[4]   语境论视野下的人工智能范式发展趋势研究 [J].
董佳蓉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 28 (02) :33-38
[5]   论“伴随文本”——扩展“文本间性”的一种方式 [J].
赵毅衡 .
文艺理论研究, 2010, (02) :2-8
[6]   语境与认知推理 [J].
魏屹东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6) :21-26
[8]   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 [J].
喻国明 .
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 (05) :12-15
[9]   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 [J].
黄升民 ;
杨雪睿 .
现代传播, 2005, (06) :6-12
[10]   复杂性、科学与后现代思潮 [J].
吴彤 .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4)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