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药房中药的形态学研究——“风”药防风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2
作者
:
傅湘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所
傅湘琦
候燕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所
候燕鸣
机构
: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所
来源
:
新疆中医药
|
1988年
/ 02期
关键词
:
扫描电镜照片;
超微结构;
形态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防风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关防风、青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主产吉林、黑龙江、内蒙、河北等地。性味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等,该药也可为研究“风”证的有效药物。有关它的形态学超微结构,国内外尚无人报道。本文观察了它的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材料与方法本文所用材料来自我所药化室,经他们鉴定后采用并提供给我室都分干燥生药,作为对此药研究的一部分。防风为一种棒状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8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