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模型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4
作者
孟鹏
郝晋珉
郭文华
侯满平
覃莉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小城镇; 区位优势度; 区位适宜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大兴区 14个乡镇的区位效应入手 ,分析小城镇体系 (重点为卫星城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建议。依据区位理论 ,运用系统模型方法 ,将区位因素定量化 ,建立了区位优势度模型 (包括经济吸引度模型和空间聚集度模型 )和区位适宜度模型 ,对大兴区小城镇体系的区位状况进行分析并划分区位优势度等级 ,分析其区位适宜状况 ,判断其适宜度类型。研究结果证明该区位分析模型合理 ;黄村镇具有二级区位优势度 ,归于良好区位适宜类型 ,属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卫星城 ;亦庄镇具备一级区位优势度 ,归于基本适宜类型 ,属于特色卫星城。从而得出结论 :区位模型可以对小城镇体系的区位优势和适宜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对卫星城和小城镇的持续发展提供发展定位和政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京市基准地价研究.[M].《北京市基准地价研究2002》编委会编;陈倩主编;.地质出版社.2003,
[2]  
北京统计年鉴.[M].北京市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  
世界优秀统计工具SPSS 11统计分析教程.[M].张文彤主编;.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4]  
小城镇发展规划.[M].袁中金;王勇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  
城市环境规划.[M].徐肇忠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6]  
城市地理学.[M].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
[7]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3, (04) :465-483
[8]   北京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对策 [J].
董光器 .
北京规划建设, 2000, (06)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