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沙尘暴天气形成机制个例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海霞 [1 ]
尤凤春 [2 ]
周伟灿 [3 ]
王连喜 [4 ]
机构
[1] 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台
[2] 河北省气象台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 宁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冀南地区; 沙尘天气; 动力和热力学机制; 螺旋度;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7.01.023
中图分类号
P458.3 [个例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气候背景、天气形势、地形作用、沙尘形成热力和动力学机制等方面,分别对2005年4月19、20日两天发生在冀南地区的扬沙、沙尘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横切变线和华北地形槽的存在使冀南地区沙尘天气加剧;沙尘发生前冀南弱辐合上升运动和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垂直结构可以迫使当地沙尘向空中扬起,上游地区较强的上升运动将当地的沙尘垂直输送到空中,在高空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沙尘水平输送到下游地区;沙尘天气发生在上游地区对流层螺旋度最大正值区的下游,对流层螺旋度大小对沙尘暴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北京地区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申红喜
    李秀连
    石步鸠
    [J]. 气象, 2004, (02) : 12 - 16
  • [2] 螺旋度在一次强沙尘暴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陶健红
    王劲松
    冯建英
    [J]. 中国沙漠, 2004, (01) : 85 - 89
  • [3] 螺旋度在分析一次三峡大暴雨中的应用
    吴宝俊,许晨海,刘延英,周丽,于永安,魏东升,陈良华
    [J].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01) : 108 - 112
  • [4] 我国西北地区“94.4”沙尘暴成因探讨[J]. 王式功,杨德保,周玉素,巴特尔,辛春兰.中国沙漠. 1995(04)
  • [5] “91.7”梅雨锋暴雨的螺旋度分析[J]. 杨越奎,刘玉玲,万振拴,吴宝俊,沈文海.气象学报. 1994(03)
  • [6] 甘肃省“4.22”特大沙暴分析
    徐国昌
    陈敏连
    吴国雄
    [J]. 气象学报, 1979, (04) : 26 - 35
  • [7]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M]. -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