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下的会聚技术探析

被引:3
作者
陈凡
杨艳明
机构
[1]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会聚技术; 技术会聚; 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会聚技术从被提出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技术会聚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会聚技术蕴含着物质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性。由于会聚技术的发展涉及人之为人的本性,我们应该慎重发展会聚技术并将技术伦理贯穿于会聚技术的设计及应用之中,确保会聚技术的发展是有益而不是危及我们人类自身。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综合再综合:从认知科学到聚合技术 [J].
蔡曙山 .
学术界, 2010, (06) :5-22+245
[2]   人类进化的新阶段——浅述关于NBIC会聚技术增强人类的争论 [J].
胡明艳 ;
曹南燕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 25 (06) :106-112
[3]   会聚技术——高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J].
吕乃基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 (05) :62-65+112
[4]   人工自然的追问与反思 [J].
张明国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12) :11-15
[5]   NBIC会聚技术:中国的新机遇? [J].
裴钢 .
世界科学, 2005, (09) :2-3+15
[6]   创新学术组织 应对技术会聚 [J].
吴丹青 ;
张菊 .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05) :26-27
[7]  
Nanotechnology – Steps Towards Understanding Human Beings as Technology?.[J].Armin Grunwald;Yannick Julliard.NanoEthics.2007, 2
[8]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吴国盛; 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9]  
技术哲学导论.[M].[德]拉普(F·Papp) 著;刘武等 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0]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M].(苏)列宁(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Ленин)撰;曹葆华译;.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