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岩石圈的热结构

被引:8
作者
万天丰
童永福
郑蔚雯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二队
关键词
热流值; 福建东部; 稳定区; 岩石圈; 构造圈; 岩石热导率; 岩石热导系数; 生热率; 福建; 放射性元素; 放射元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由福建硅热流值研究出发,探讨了热流省参数(qr,A,D),并进而推算了岩石圈不同深度上的温度状态。笔者认为福建东部地区硅热流值偏高,岩石圈厚度较小,居理点深度较浅(大于27km)。热活动性较强,属微弱的地热正异常地区;而西部则反之,热活动性较差。然而,即使在闽东地区也不具备形成岩浆房、干热岩或高温热田的条件,无异常热源。广布的温泉是在微弱地热异常状态下,沿断裂通过地下木的深循环所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2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