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18
作者
印卫兵
王蔚
丁新生
陈蓝
华晔
王选
姜靖
梁汝庆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依达拉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评价国内重要文献数据库的资料中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Pubmed、eBASE(截止至2008年12月)及其参考文献,筛选所有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检索时限定研究对象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语种为中、英文。采用Jadad 7分评分法评价所纳入文献的质量。疗效评价指标采用治疗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或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安全性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检索和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符合标准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RCT文献169篇,筛选出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并行临床疗效判定的55篇文献(依达拉奉治疗组为2281例,对照组为2262例)。其中2篇Jadad评分为4分,属高质量文献;7篇为3分,16篇为2分,其余得分均为1分,均属低质量文献。其中49篇为阴性对照(依达拉奉治疗组为1957例,对照组为1958例),合并效应值OR=2.81,95%CI:2.45~3.2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治疗组有效率为61.52%(1024/1957),对照组有效率为37.64%(737/1958);P<0.000 01];另6篇为胞二磷胆碱阳性对照(依达拉奉治疗组为324例,对照组为304例),合并效应值OR=2.16,95%CI:1.55~3.00。认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治疗组有效率为61.73%(200/324),对照组有效率为43.75%(133/304);P<0.000 01]。结论中国现有数据库的临床资料显示,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转归。
引用
收藏
页码:532 / 5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2 条
[1]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影响 [J].
顾晔 ;
戚辰 ;
刘振国 ;
王文安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 25 (06) :733-735
[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张菊美 .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24) :4885+4887-4885
[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28例临床观察 [J].
马丽雯 .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8, 29 (06) :543-544
[4]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 [J].
于旭 .
吉林医学, 2008, 29 (23) :2238-2239
[5]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J].
刘平 .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3) :135-136
[6]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的影响 [J].
刘双喜 .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6 (06) :822-823
[7]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J].
陈丽 ;
周洪胜 ;
许超 ;
许远海 .
实用医药杂志, 2008, (11) :1313-1314
[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宋郁喜 ;
韩静 .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1) :3219-3220
[9]   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J].
戴志强 .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1) :3217-3217
[1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J].
赵燕民 ;
范仲鹏 ;
陈品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8, (05) :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