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依赖、政府干预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于中国273个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35
作者
董晓林
张晔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自然资源依赖; 政府干预;
D O I
10.13246/j.cnki.jae.2021.01.009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201 ; 020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依托信息通讯技术孕育而生的数字金融,在延伸金融行业服务边界、提高服务便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普惠金融发展中新的有效路径。既有文献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地区发展不平衡成因的解释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地理位置等方面,本文尝试从自然资源依赖的视角提供一种新的解释。研究表明:自然资源依赖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三个维度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产生负向影响;政府干预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特别是对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助于缓解资源依赖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自然资源依赖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负向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资源依赖型地区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资源红利更多配置在教育、科技领域,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后发优势,实现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决策的影响——基于CHFS2013的实证分析 [J].
董晓林 ;
戴月 ;
朱晨露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3) :44-52+146
[2]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谢绚丽 ;
沈艳 ;
张皓星 ;
郭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557-1580
[3]   数字金融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挑战——来自中国的经验 [J].
黄浩 .
经济学家, 2018, (04) :80-85
[4]   互联网金融发展、市场竞争与农村金融机构绩效 [J].
张正平 ;
江千舟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2) :50-59
[5]   互联网金融空间集聚效应分析——来自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证据 [J].
郭峰 ;
孔涛 ;
王靖一 .
国际金融研究, 2017, (08) :75-85
[6]   互联网金融区域差异化发展的逻辑与检验——路径依赖与政府干预视角 [J].
姚耀军 ;
施丹燕 .
金融研究, 2017, (05) :127-142
[7]   “资源福音”还是“资源诅咒”——基于门槛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马宇 ;
程道金 .
财贸研究, 2017, 28 (01) :13-25
[8]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 [J].
董晓林 ;
朱敏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6) :14-18+152
[9]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 [J].
邱泽奇 ;
张樹沁 ;
刘世定 ;
许英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0) :93-115+203
[10]   县域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山东省县域数据的实证 [J].
冯林 ;
罗怀敬 ;
李文正 ;
亓瑞 .
农业技术经济, 2016, (06) :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