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莴笋种子活力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郝风
康月琼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 
[3] 重庆 
关键词
莴笋; 种子; 活力;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4.03.020
中图分类号
S636.2 [莴苣(生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索出合理的种子处理技术,使已经老化劣变的种子活力得以不同程度地恢复或提高,本试验进行了提高莴笋种子活力的处理:①PEG渗调液处理,用3种不同浓度(10%、15%、20%)的PEG渗调液,在3种不同温度(15、20、25℃)、3种不同时间(1、2、3d)下进行处理,测定处理前后的种子活力。②CaCl2溶液处理:处理浓度为0 2%、0 3%、0 4%,处理温度为15、20、25℃,处理时间为12、24、36h。③Vc溶液处理:处理浓度为50、100、150mg/L,处理温度为15、20、25℃,处理时间为6、10、12h。结果表明,种子活力的提高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如:种子的基因型、种子的初始活力水平,处理的试剂、浓度、温度、时间等。提高莴笋种子活力的最优处理是15%~20%PEG在15~20℃下处理2~3d。
引用
收藏
页码:352 / 3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PEG对烤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J].
丁永乐 ;
杨铁钊 ;
郑宪滨 ;
叶红潮 ;
张涵 .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01) :8-10
[2]   CaM在莴笋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J].
王桂英 ;
薜彦奇 ;
董文章 ;
刘明池 ;
王岩 .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7, (01) :41-44
[3]   种子渗透调节的机制及最佳渗调条件的选择 [J].
王冬梅 ;
黄上志 .
种子, 1996, (05) :7-9
[4]   钙和锌对玉米种子活力和萌发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简报) [J].
洪法水 ;
马成仓 ;
王旭明 ;
姬广民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02) :110-112
[5]   辣椒种子人工老化前后PEG处理的生理生化变化 [J].
吴才君 ;
晏儒来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2) :180-185
[6]   钙对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 [J].
宋松泉 ;
傅家瑞 .
种子, 1991, (05) :34-37
[7]   种子处理技术在提高种子活力上的应用 [J].
陈信波 .
种子, 1991, (01) :43-45
[8]   花生种子的劣变与过氧化作用 [J].
陈光仪 ;
傅家瑞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3) :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