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的种间可交配性及亲和基因型的筛选

被引:15
作者
吴江生
孟金陵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2]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芥菜型油菜; 种间可交配性; 亲和基因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国内外116个甘蓝型油菜为母本,分别与7个芥菜型油菜品种杂交,共配制种间杂交组合366个。结果表明甘蓝型油某×芥菜型油菜的可交配性较低,虽然杂交结角率高达58.5%,但受精指数为4.173,可交配指数仅为0.529,即只有大约1/10的受精胚珠能发育成熟和近成熟。在对芥菜型油菜的可交配性上,不同的甘蓝型油菜母本基因型间有极显著差异。已从中筛选出每果杂交受精胚珠数高于10,具亲和基因型故品种4个,可交配指数高于2的品种3个。尚未发现受精指数和可交配指数都高的品种。受精指数与结角率、角果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9和0.7155。均达极显著水准。因此,通过田间检测杂交结角情况,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识别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的高受精指数母本基因型。杂交花序的分枝部位对受精率高低影响不大,日平均气温为5.3—12℃时,较低的温度似对胚胎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甘蓝型油菜与近缘种、属杂交时花粉-雌蕊相互作用的研究 [J].
孟金陵 .
作物学报, 1990, (01) :19-25+97
[2]   大白菜与7种芸苔属植物种间杂交亲和力的研究 [J].
刘世雄 ;
娄青 ;
崔文荣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1) :34-38
[3]   广亲和选系“02428”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初步利用 [J].
邹江石 ;
聂毓琦 ;
潘启民 ;
傅春霞 ;
郑为认 ;
裔承宽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1) :6-14
[4]   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正反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J].
孟金陵 ;
羿国香 .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02) :46-50+98
[5]  
油菜的遗传和育种[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后利 主编, 1985